少數民族工作試點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   >  少數民族工作試點

    企業民族工作

    發布時間: 2014-07-05      瀏覽:1033

    一、成立杭(hang)州(zhou)市江(jiang)干(gan)區浙寶集團民族聯誼會

    2012619日,杭州市江干區浙寶集團民族聯誼會成立。選舉產生了杭州市江干區浙寶集團民族聯誼會第一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和理事。

      長:翁浙敏

    副會長:黃建云、林必寶

    秘書長:洪景建

      事:翁元華、李存良、王恩貴、陳慶兵、張興地


    二、杭州市江干區浙寶集團民族聯誼會(hui)簡(jian)介

    杭州市江干區浙寶集團民族聯誼會是由浙寶集團公司及部門領導和全體少數民族職工(包括俞章社區其他企業的少數民族職工)自愿結成的聯合性群眾組織,接受杭州市江干區民宗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杭州市江干區浙寶集團民族聯誼會的宗旨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黨的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針,自覺遵守社會道德風尚,積極維護少數民族員工利益。根據新時期的形勢和任務,宣傳貫徹黨和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開展聯誼活動,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加強少數民族職工之間的聯系,不斷增進感情,加深友誼,促進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和諧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積極推進浙寶集團事業的科學發展,推動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為構建和諧社會和浙寶集團事業的科學發展貢獻力量。

    截至20126月,杭州市江干區浙寶集團民族聯誼會共有會員37人。

    三、杭州市江干區浙寶集團民族聯誼(yi)會成份

    浙寶集團民族工作聯誼會會員中現有漢族、畬族、布衣族、壯族、苗族、回族、土家族、白族等8個民族成份。其民族成份分布如下:



    四、浙寶集團少數民族職工優惠政策(ce)

    浙寶集(ji)團認真落實(shi)民(min)(min)族(zu)(zu)政(zheng)(zheng)策(ce),積極倡導(dao)各民(min)(min)族(zu)(zu)職工團結互(hu)勵,共(gong)同創業(ye)創牌,共(gong)享(xiang)平等權利(li),共(gong)創和(he)諧社(she)會,促進企業(ye)科學發展(zhan),促使(shi)少(shao)數民(min)(min)族(zu)(zu)職工健康成長,在落實(shi)民(min)(min)族(zu)(zu)政(zheng)(zheng)策(ce)時,對本公司在職少(shao)數民(min)(min)族(zu)(zu)職工實(shi)行“兩優(you)惠、三優(you)先、四(si)特別”的(de)優(you)惠政(zheng)(zheng)策(ce)。即:

    “兩優惠”:一是對未能安排(pai)住宿的(de)少(shao)數民族職(zhi)工(gong)住房補(bu)貼優惠(hui),他(ta)們不受(shou)職(zhi)務、學歷、崗位、工(gong)齡的(de)限制,都能享受(shou)公(gong)司住房補貼。

      二是對少數民族職工就餐優惠,伙食補貼標準比普通員工高10%

    “三優先”:一是優先考慮優秀少數民族職工入黨入團申請。

                 二是優先考慮優秀少數民族人士應聘公司崗位。

      三是優先考(kao)慮少數(shu)民族職工評(ping)比(bi)先進、評(ping)比(bi)職工代表的(de)名(ming)額比(bi)例(li)。

    “四特別”:一是特別關注少數民族員工的傳統節日與娛樂活動。

      ;          二是特(te)別關注挖掘少(shao)數(shu)民族(zu)職工(gong)的(de)文藝特(te)長(chang),營(ying)造(zao)民族團結氛(fen)圍(wei)。

                三是特別關注少數民族職工的生活風俗習慣。

                四是(shi)特別關注少數民族職(zhi)工的生活困難(nan)補助(zhu)

    同時,20137月份,公司針對少數民族應屆大專及以上畢業生出臺并實施了月工資補貼100/每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少數民族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為穩定職工隊伍起到了促進作用。

        五、弘揚少數民族傳統文(wen)化

        民族(zu)傳統節(jie)日——“三月三”       

         三月三,定為浙寶集團少數民族職工的節日。據了解,這一天是我國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歷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相傳此日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后,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后代沿襲。
           每(mei)年農(nong)歷三(san)月初三(san),畬族(zu)百姓都歡(huan)度“烏(wu)(wu)飯節”,家(jia)(jia)(jia)家(jia)(jia)(jia)都做烏(wu)(wu)米(mi)飯,全家(jia)(jia)(jia)共餐(can),饋贈(zeng)親友。同時(shi)還聚集(ji)一(yi)(yi)起盤(pan)歌、跳舞(wu),紀念這(zhe)一(yi)(yi)節日。畬族(zu)百姓過烏(wu)(wu)飯節,這(zhe)一(yi)(yi)天(tian)山村熱鬧非凡。烏(wu)(wu)米(mi)飯是畬族(zu)人(ren)用(yong)(yong)山上(shang)的一(yi)(yi)種叫烏(wu)(wu)稔樹野生植物,取(qu)葉(xie)煮湯(tang)(tang),然后將(jiang)(jiang)糯米(mi)泡在湯(tang)(tang)里數(shu)小時(shi)撈起,放在木(mu)甑里蒸(zheng)熟而成。這(zhe)種烏(wu)(wu)米(mi)飯色澤藍綠烏(wu)(wu)黑,并帶油光,吃(chi)到(dao)嘴里香軟可(ke)口。由于烏(wu)(wu)稔有防腐、開脾作用(yong)(yong),將(jiang)(jiang)烏(wu)(wu)米(mi)飯用(yong)(yong)苧麻袋裝起來,掛(gua)于通風陰涼處,數(shu)日不餿。如(ru)果(guo)再加上(shang)豬油熟炒,更加味美可(ke)口。因此有“一(yi)(yi)家(jia)(jia)(jia)蒸(zheng)十家(jia)(jia)(jia)香”之(zhi)說。


           三月三,也是布依族較為普遍的傳統節日。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一帶布依族將“三月三”又叫“祭地蠶”,俗稱“地蠶會”。傳說古時有一莊稼漢,發現年年春播之后都有許多地蠶將幼苗咬死。為避免幼苗遭受蟲害,他用了許多方法祭祀都不靈驗。后來,他在春播時炒包谷花去喂地蠶,結果保住了幼苗。此后,這一帶的布依族為了保護農作物,爭取獲得豐收,于每年三月初三這天,都用炒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蠶”,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蠶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讓五谷豐登。祭畢,人們沿田邊土坎邊走邊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

            三月三,也是壯族百姓的傳統節日。每逢農歷三月初三,壯族百姓家家戶戶都要做五色糯米飯,以作趕“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五色糯米飯,俗稱“五色飯”,又稱“烏飯”、“青精飯”或“花米飯”,因糯米飯呈黑、灰、黃、紫、白五種顏色而得名,是壯族百姓用來招待客人的傳統食品。
    對歌是壯族同胞“三月三”的一項主要活動,因此又稱“歌圩”或“歌節”。這一天,方圓數十里的男女青年,都興高采烈地穿上節日盛裝趕來參加。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答應,就唱“詢問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隨編隨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青年男女經過對歌后接觸,建立一定感情,相約下次歌圩再會。
            歌圩上,除對歌外,還舉行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有精彩的拋繡球,有趣的碰紅蛋,熱鬧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壯戲等。
            為歡慶少數民族傳統佳節,2013年的農歷“三月三”,特舉辦了首屆浙寶集團民族文化節。節日里,少數民族員工身著各民族節日盛裝,全體職工積極響應,踴躍參與,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知識問答、互動游戲等活動,全面展現和宣傳民族文化,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加強交流,增進友誼,促進企業和諧發展。通過舉辦民族文化節活動,來展示浙寶集團員工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良好精神風貌。


         舉行民族歌舞文藝(yi)聯(lian)歡活動

          為弘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浙寶集團民族聯誼會舉行了民族歌舞文藝匯演。本活動由浙寶集團民族工作聯誼會主辦,參加活動的多為公司員工。
          優美的舞姿吸引了眾多員工駐足觀看,演員們身著的各民族服飾,翩翩舞姿盡顯民族團結的力量和浙寶人開拓創新的精神。展現了浙寶人的熱情與奔放,彰顯了少數民族姑娘的柔美風情和獨特氣質。眾多會員共同表演的竹竿舞熱烈歡暢,別出心裁。后,文藝匯演在《愛我中華》的歌聲中落下了帷幕。

           優美的舞姿吸引了眾多員工駐足觀看,演員們身著的各民族服飾,翩翩舞姿盡顯民族團結的力量和浙寶人開拓創新的精神。展現了浙寶人的熱情與奔放,彰顯了少數民族姑娘的柔美風情和獨特氣質。眾多會員共同表演的竹竿舞熱烈歡暢,別出心裁。后,文藝匯演在《愛我中華》的歌聲中落下了帷幕。

           舉(ju)行(xing)民族(zu)歌舞(wu)(wu)聯歡(huan)活動,旨在(zai)(zai)弘揚民族(zu)團結,展現(xian)祖(zu)國文化,創建和諧穩定(ding)的(de)(de)企業(ye)文化氛圍。同時,文藝匯演給大家(jia)(jia)創造了(le)一(yi)個鍛煉自我,展示自我的(de)(de)舞(wu)(wu)臺,使(shi)大家(jia)(jia)在(zai)(zai)活動中既(ji)感受(shou)到了(le)全國各民族(zu)血濃于水的(de)(de)親(qin)情(qing),又體會了(le)浙寶家(jia)(jia)庭般的(de)(de)溫暖(nuan)。




            2013年3月(yue)(yue)16日,浙(zhe)(zhe)寶(bao)(bao)民(min)(min)族藝(yi)(yi)術團(tuan)成立,在公司內部舉(ju)行(xing)民(min)(min)族歌舞聯(lian)(lian)歡(huan)活動,營造(zao)創建和(he)諧穩定的企業文(wen)化氛圍。同時(shi),文(wen)藝(yi)(yi)匯演給大家(jia)創造(zao)了(le)(le)一個鍛煉自(zi)我,展示自(zi)我的舞臺,使大家(jia)在活動中既感受到了(le)(le)各民(min)(min)族血(xue)濃于水的親情,又體會(hui)(hui)了(le)(le)浙(zhe)(zhe)寶(bao)(bao)大家(jia)庭的溫(wen)暖。另外,還外出(chu)巡演,7至8月(yue)(yue)份(fen),浙(zhe)(zhe)寶(bao)(bao)集團(tuan)民(min)(min)族藝(yi)(yi)術團(tuan)參加了(le)(le)“中國夢,勞動美(mei)”江(jiang)干區(qu)總工會(hui)(hui)職工文(wen)藝(yi)(yi)巡演(如:筧橋(qiao)鎮(zhen)水墩(dun)社(she)區(qu)、江(jiang)干科技經濟園區(qu)、彭埠鎮(zhen)六(liu)堡社(she)區(qu))。10月(yue)(yue)份(fen),舉(ju)行(xing)了(le)(le)“眾社(she)聯(lian)(lian)浙(zhe)(zhe)寶(bao)(bao),社(she)村添歡(huan)笑”文(wen)藝(yi)(yi)聯(lian)(lian)歡(huan)活動,深受群(qun)眾好(hao)評。優美(mei)的舞姿與(yu)動聽的歌聲盡顯(xian)民(min)(min)族團(tuan)結的力量和(he)浙(zhe)(zhe)寶(bao)(bao)人開拓創新的精神。展現了(le)(le)浙(zhe)(zhe)寶(bao)(bao)人的熱情與(yu)奔放,彰顯(xian)了(le)(le)少數民(min)(min)族姑娘的柔美(mei)風(feng)情和(he)獨(du)特(te)氣質(zhi)。



       體驗畬族山寨(zhai)百姓婚嫁情趣與生活

           畬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畬族人民創造和傳承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畬族的居住、飲食、服飾、民歌、舞蹈、婚嫁等風情習俗,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尤其是畬族婚俗富有情趣。

           8月4日,杭(hang)州市江干區(qu)浙寶(bao)集(ji)團民族(zu)聯(lian)誼(yi)會與景(jing)寧封金(jin)山(shan)民族(zu)村(cun)聯(lian)合舉行了畬(yu)族(zu)婚嫁(jia)表(biao)演。下午5點左右,迎親的(de)隊伍在響(xiang)亮的(de)鞭(bian)炮(pao)聲(sheng)中從(cong)娘家出發,走在隊伍前面(mian)的(de)是吹吹打(da)打(da)的(de)樂手(shou),吹著民族(zu)曲調,還有(you)黃牛踏(ta)路。緊隨其后(hou)的(de)是挑(tiao)著豬肉、公雞、酒、菜的(de)行郎(lang)和媒人,兩名伴郎(lang)挑(tiao)彩禮,四名挑(tiao)郎(lang)抬花轎,場面(mian)頗(po)為壯觀。婚禮進行過程(cheng)中,有(you)攔路對歌、喝寶(bao)塔茶(cha)、脫(tuo)草鞋、借(jie)鑊(huo)、殺雞、行嫁(jia)、拜(bai)堂、傳代、回門等環(huan)節,場面(mian)熱鬧(nao)非凡。通過聯(lian)合表(biao)演,大家親身體(ti)驗(yan)到畬(yu)族(zu)山(shan)寨百姓婚嫁(jia)的(de)情趣與生活。






    開展少(shao)數民族職工情感(gan)交(jiao)流(liu)活(huo)動

    為加強少(shao)數民(min)(min)族職(zhi)工之間的聯(lian)系,不斷增進感情、加深友誼(yi),促進社會主義民(min)(min)族關系的和(he)諧發展(zhan),浙寶(bao)集團(tuan)民(min)(min)族聯(lian)誼(yi)會組(zu)織(zhi)開(kai)展(zhan)少(shao)數民(min)(min)族職(zhi)工外出考察、旅游等情感交流活動,讓他們倍加感受到浙寶(bao)大家庭的關懷和(he)溫暖。



         六、開(kai)展“送清涼”民族團結聯誼(yi)活動    

        201284上午,杭州市江(jiang)干區浙寶集團民族聯誼(yi)會(hui)一行在(zai)翁(weng)浙敏(min)會長(chang)的親自(zi)帶領下來(lai)到了(le)桐廬(lu)縣莪山(shan)畬族鄉中門民族村,為那里的畬族百姓送去了一批冰紅茶、冰綠茶、營養快線等“清涼”飲料,并送上20000元慰問金。


        七、走(zou)訪慰問少數民族(zu)困難戶    

        2012年8月4日中午(wu),浙(zhe)寶集團董事長(chang)、黨(dang)總支書(shu)記(ji)、民(min)(min)族(zu)工作(zuo)聯誼會(hui)(hui)會(hui)(hui)長(chang)翁浙(zhe)敏(min)與黨(dang)總支副書(shu)記(ji)、民(min)(min)族(zu)工作(zuo)聯誼會(hui)(hui)秘書(shu)長(chang)洪景(jing)建,在(zai)莪山畬族(zu)鄉鄉長(chang)雷會(hui)(hui)鑫、中門民(min)(min)族(zu)村黨(dang)總支書(shu)記(ji)葉(xie)大(da)興的陪同下,走(zou)訪了中門民(min)(min)族(zu)村兩戶困難戶,并送去禮品和(he)慰(wei)問(wen)金。在(zai)走(zou)訪慰(wei)問(wen)過程中,翁會(hui)(hui)長(chang)多(duo)方了解當地畬民(min)(min)的衣、食、住、行情況,讓(rang)當地畬民(min)(min)感受到來自浙(zhe)寶的一(yi)份關(guan)懷。